15940350066   13066630066

首页>>育文资讯

高考冲刺学习方法系列谈 之四

读书要“三心”“二意”

  所谓“三心”“二意”即“专心”“恒心”“疑心”和“意蕴”“意趣”。专心即读书时的心志要专一。读书治学,必须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所钻研的对象上,宋代的大学者朱熹谈读书经验时说:“余尝谓: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朗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”心理科学实验证明,专心学习就会增强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,使脑神精处于积极,亢奋的思维状态,从而在“咬定青山”的同时,勘探、发掘、收获青山的宝藏。正如邓拓在《不要秘诀的秘诀》中所言:“只要专心致志,痛下功夫,坚持不断的努力下去,就一定会有收获。”专一是通向成功的桥梁。

  恒心即读书要勤奋不辍、持之以恒。业精于勤,功成于恒,勤与恒,历来是读书治学必备的良好行为和心态。勤是恒的具体做法和保障;恒是勤的长期一贯的结果。人贵有志,学贵有恒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:“耐心与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。”是的,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,看得多记得多,脑中富有;练得多,写得多,笔下生花,坚持不懈,持之以恒,是读书治学成功的保证。因为:“学无厌倦,勤乃通其妙;业靠专攻,恒能有所成。”

  疑心即要培养学会质疑的读书心理。学必有疑,学贵有疑,质疑读书,是宋代大学者朱熹极力主张的读书方法.他说:“读书有疑者,须看到无疑;无疑者,须看到有疑。有疑者须看到无疑其益犹浅;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。”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多向思维多方求证,倘若你站在时代的高度,运用发展的眼光,就会发现前人未见的珍珠,获得真知灼见。其次,还要因文设问,据书生疑。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:“自己多多设问,文中讲的若是道理,问问是怎样的道理?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?文中讲的若是人物,问问是怎样的人物?用怎样的笔墨去表现这个人物?”总之读书必须多设问,多质疑。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得好:“疑者,觉晤之机也,一番觉悟,一番长进。”读书质疑的过程,就是探求真理,开发智力获得真知的过程。

  意蕴即阅读作品时,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意蕴,以期达到共鸣。文以载道,作品几乎都“为时”“为事”而作的。其显露也好,隐晦也罢,作者的主张见解、精神意愿即主旨,一定蕴含其中。读《荷塘月色》如果仅仅当作是篇写景之作,就无法体味出作者的“淡淡的哀愁,和莫明的苦闷;”读《药》如果说只把它当作一般的小说故事,就体现不到作者寻找救国救民的灵丹妙药的苦心,那么就愧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:读《繁星》就应分享着作者那份真淳的祖国之恋,家乡之恋。读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就应该被作者那种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而感染、震撼。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好的作品当是作者呕心沥血,惨淡经营的结晶,为了不负作者“十年辛苦不寻常”的“字字皆是血”更为了自己能够真正获得书中的真金,我们必须对作品进行反复阅读认真体味,用灵犀的心智、思维去填补作品的艺术空白,进而达到共鸣的效果。

  意趣即是要千力百计的培养读书的兴趣,我国古代在教育家孔子说:“知之者,不如好知者;好知者不如乐知者。”如果有读书兴趣就会勤奋忘我,如醉如痴,专心致志进而养成自觉性、专注性的阅读心理,就会主动进取,尽志索求,克难致胜,进而形成主动性、探求性的可贵阅读品质,就会才思敏捷茅塞洞开,聪灵颖慧,从而形成理想的记忆和悟彻的技能。“学至于乐,则自不能己,故进也。”兴趣和爱好是动力,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。大学者张载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、大诗人歌德的科学论断,无不说明兴趣在读书中的巨大作用。因而,我们必须培养读书的兴趣,从而发挥其求知获艺的先导、进取攻关的动力的作用。乐此不疲必有得,“凡事爱则工。”


沈阳网站建设:思勤传媒提供全程网络策划    辽ICP备14011951号-2  网站地图:sitemap.xml | sitemap.txt | sitemap.html | rss.xml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622号